LOGO

全国基层党建网丨把生态陇南绿色崛起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讲好生态环保故事”之绿水青山绘陇原甘肃媒体行活动侧记
更新于:2023-11-11 阅读: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多元荟萃。

这里,有大熊猫、金丝猴等600多种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


42a52f221ee92cc33ff390f691d8565d.png


这里,自然生长树种13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珙桐、红豆杉等珍贵树种60多种。油橄榄、花椒、核桃等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这里,有各类中药材种质资源2490多种,是我国珍稀濒危动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生物物种基因库。

这里,森林覆盖率达45.27%,有各类自然保护地34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8%以上。

这里,一座座绿色工厂拔地而起.....

11月6日至9日,来自中央、省、市、县二十多家主流媒体的新闻记者围绕“讲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聚焦陇南,看成就,传经验,集中展示陇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触摸陇南大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脉搏!


生态陇南绿色崛起故事:武都篇

初冬的武都,油橄榄飘香,白龙江碧绿。11月6日,甘肃媒体行采访团走进陇南市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初榨的橄榄油香气扑鼻,特级初榨橄榄油、橄榄保健品、原生护肤品、橄榄木艺品、橄榄饮品、橄榄休闲食品系列产品琳琅满目。该公司是一家集油橄榄良种育苗、集约栽培、规模种植、科技研发、精深加工、产业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油橄榄龙头企业。


bbe1d610ff91b1db724b3c7b2dd7810c.png


近年来,武都区以打造“中国橄榄之城”为目标,把生态转化、油橄榄产业开发和乡村振兴发展有效衔接,实现了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机统一。

截至目前,全市油橄榄种植面积91.93万亩,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68%。陇南市白龙江河谷沿岸一带44个乡镇343个行政村,近10万余户40万人口受益。油橄榄适生区人均增收4000元。2022年油橄榄鲜果产量4.72万吨,生产特级初榨橄榄油6750吨,综合产值29.34亿元,基地面积、鲜果产量、初榨油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居全国第一。油橄榄产业发展之路成为陇南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典型模式之一。


生态陇南绿色崛起故事:成县篇

成县作为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重要区域、甘肃南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全县上下聚焦“农业优先型、工业主导型”发展定位,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大力推进生态修复。以县城南北两侧的西秦岭山脉为屏障,推动西汉水、青泥河、南河、洛河等“一江三河”生态廊道建设,不断强化鸡峰山、磨坝峡等自然保护区、重要水源涵养区等生态的保护力度,构建起“两屏四廊多核”绿林环城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高效转化。

青泥河湿地公园及鱼鳞坝工程是成县东河南河重点水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位于成县同谷大桥至高速路下沿河道滩涂内及河堤至市政道路之间绿地范围,总改造面积约10万㎡,主要建设青泥河湿地公园和鱼鳞坝节点。其中鱼鳞坝建设节点主要围绕打造城市冬季观景、夏季玩水的网红打卡点。

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河道清淤及湿地公园场地平整、鱼鳞坝围堰正在按计划推进。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成县境内青泥河防洪能力和河流水质,增加水域面积。通过水体、植被生态修复、植物群落构建,提升生态效益,形成水景交融、四季有花、四季常绿的亲水、宜人、宜游、宜居的城市绿色生态景观长廊。这也是成县践行“两山”理念的城市环境整合治理,擦亮城市底色的精品之作。

成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位于成县抛沙镇西成经济开发区抛沙工业园区。走进厂区,厂区内一尘不染,只有机器的轰鸣声。虽是初冬季节,但厂区内的月季花争奇斗艳,草坪绿化带翠绿如春。


47a833424bd0c3faf72e5dbbf1092fd9.png


该企业属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陇南市灾后恢复重建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近年来,成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积极践行绿色生态理念,选用先进装备和工艺,实现了生产过程机械化和自动化。在智能控制中心,记者看到,全厂经营活动可视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成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牛斜山石灰石矿入选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荣获国家绿色工厂称号。

成县渔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陈院镇一家集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休闲垂钓、餐饮住宿、大型动漫游乐城、果蔬采摘、花卉观光和真人CS及户外拓展训练等为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产业覆盖周边农户403户1512人。该合作社把水产养殖与水培种植科学结合,走上了一条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陇南绿色崛起故事:徽县篇

徽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东邻秦川,南通巴蜀,素有“陇上江南”和“金徽县”之美誉。

近年来,徽县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和开发中保护的思路,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换渠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工业、文旅产业、新兴产业。在生态农业提质增效方面,徽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成高标准农田4.9万亩。苗木、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总面积突破100万亩,产值突破32亿元。

在绿色工业提级转型方面。徽县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积极完善以白酒酿造、铅锌采冶为主,瞄准建设“生态型、环保型、旅游型、安全型、数字化、智能化”矿山目标,将生态环保贯穿于矿产开发利用全过程。

“保护环境,决不能把污染留给社会、留给后代”,这是金徽人自上而下形成的共识。多年来,金徽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始终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技术工艺的创新和环保建设的大投入,使环境效益与资源效益同步协调发展。特别是金徽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具匠心地把企业建设与矿山公园建设统筹规划融为一体,那一座座生产设施,犹如镶嵌在大自然怀抱里的宝石,彰显现代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文明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和谐之美。如今整个矿区绿树成荫、满目青翠、花团锦簇、景色迷人,既有开阔视野的绿色草皮和运动场,又有宁静清幽的林苑小道,形成了“矿在园中,楼在林中,人在景中”的温馨港湾。


0f5cd2674425362544960fc0a85322db.png


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方面。徽县依托绿色生态资源,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全力推进嘉陵江峡谷群大景区、青泥蜀道旅游基础设施项目、“银杏梦谷”等重大文旅康养项目建设。举办了首届金徽杯蜀道·青泥岭山地挑战赛等活动。今年以来全县接待旅游人数143.2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41亿元。

如今,徽县已打通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新通道,“陇上江南”“金徽县”的成色更足。


生态陇南绿色崛起故事:两当篇

两当县地处陕甘交界的秦岭山区,属长江上游嘉陵江水系。森林覆盖率76.3%,林木绿化率87.37%,均居全省第一,是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该县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价值转化,大力发展以“双百千万”“三养一药”为主的长效和速效农业产业。坚持农业优先型和文旅赋能型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大力发展生态游、红色游、康养游。按照“全域化布局、全要素构建、全产业融合、全季化体验”思路,大力发展地下有药、地上有果、林中有鸡、空中有蜂、棚中有菇、水中有鱼、四季有花、村中有客的“八有”山地立体农业。对现有矿产资源开发型企业,扶持其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快了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中医药、白酒酿造、植物提取五大新兴产业,持续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符合两当实际和群众意愿的绿色产业发展新路子。

走进两当县杨店镇灵官殿村,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有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修道成仙的鸑鷟山登真洞、亚洲最大的天然林白皮松保护区、凤凰山、生态王沟、陈沟3A级景区、杜鹏程笔下《夜走灵官峡》的十里长峡人文景观让人目不暇接。民宿、农家乐,采摘园,游乐设施让人流连忘返。育苗、中蜂养殖、生态放养鸡、葡萄、大樱桃、月季花卉、芦笋、核桃花椒等农业特色产业异军突起。全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2256元增长至15668元。村集体经济存账资金93.67万元。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094cff9aac8a9527e948f5febcddd3c2.png


位于两当县左家乡的两当县黄波菌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香菇、木耳、平菇等食药用菌的原母种研发、推广、培训、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农业企业。主管生产的负责人石红霞说:“我们通过“公司+合作社+示范园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了两当及周边省份18个乡镇80个行政村,1600多农户从事食用菌栽培,年产各类干鲜食用菌20000余吨。装香菇的务工人员每天平均工资都在300元左右。”

陇南市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保护的关系,快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发展绿色产业,探索实践了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路子,美丽生态正在变为美丽经济!( 图文/金树军)


(本文刊发于2023-11-10《全国基层党建网》)